企業標準
企業標準有以下幾種:
(一)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制定的企業產品標準;
(二)為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進步,制定的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的企業產品標準;
(三)對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選擇或補充的標準;
(四)工藝、工裝、半成品和方法標準;
(五)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

(1990年4月6日第53號令發布)
第十七條 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應當制定相應的企業標準,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企業標準由企業組織制定(農業企業標準制定辦法另定),并按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備案。
對已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者地方標準的,鼓勵企業制定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者地方標準要求的企業標準,在企業內部適用。
第二十條 標準實施后,制定標準的部門應當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適時進行復審。標準復審周期一般不超過五年。
根據第17條企業標準備案按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備案。因此建議咨詢本地技術監督部門.
我查詢后發現大多數是 3年的,也有5年的,但根據20條,不得超過5年.

工具/原料
企業產品標準備案/復審備案申請表(1份,附件1),或者,企業產品標準修備案申報表(1份,附件2);
企業產品標準紙質(2份)和電子文本;
企業產品標準編制說明(1份,附件3);
標準批準發布文件(蓋章1份,附件4)
企業產品標準審查單(會議紀要)(1份,附件5);
企業產品標準與相關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等符合性承諾,與相應的推薦性標準是否一致的聲明;企業產品標準采用國際標準、國外標準的,應當提供采標的相關說明和材料(1份,附件6);。
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1份)
方法/步驟1:
一、企業產品標準備案一般程序編制計劃→調查研究→起草標準草案→征求意見→對標準草案進行驗證→對標準草案進行評審→批準、發布標準→到質監部門備案
方法/步驟2:
二、企業產品標準備案應當提交的材料(1)委托書 (2)企業產品標準備案/復審備案申請表;(3)標準批準發布文件; (4)企業產品標準編制說明;(5)企業產品標準紙質和電子文本及現行的規范性引用文件文本;(6)企業產品標準評審單(會議紀要); (7)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8)企業產品標準與相關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等符合性承諾,與相應的推薦性標準是否一致的聲明;(9)企業產品標準采用國際標準、國外標準的,應當提供采標的相關說明和材料。

什么是產品標準
產品標準系指對產品結構性能、規格、質量特性和檢驗方法所做的技術規定,它可以規定一個產品或同一系列產品應滿足的要求,以確定其對用途的適應性。產品可以是軟件、硬件、流程性材料或服務。
產品標準根據其功能可分為產品交付標準和企業內使用的產品標準。
產品交付標準系指作為產品生產、交付檢驗、驗收和仲裁檢驗用的依據,是生產企業對消費者和社會的產品質量責任承諾。
產品交付標準必須是符合《*共和國標準化法》要求的合法標準。產品交付標準應符合: a) 強制性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b) 有關安全、衛生要求的地方標準; c) 企業聲明執行的推薦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 注:企業聲明系指在產品或其包裝上、產品的聲明書、說明書、質量書、裝貨清單、交貨單、標簽上采用的標準。 d) 企業產品標準。包括: 1) 產品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時,制定的企業產品標準; 2) 企業為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制定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并作為出廠交付依據的企業產品標準; 3) 對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加以補充規定,并作為出廠交付依據的企業產品標準。
企業產品標準備案是備案企業產品交付標準
辦理條件
企業標準備案證書
企業標準備案證書
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應當制定相應的企業標準,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該企業標準應辦理備案。
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與各市(縣)直屬局分工如下:
1、在國家或省工商行政主管部門核準登記注冊企業和省屬企業的產品標準在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標準化處備案。
2、市(縣)屬企業和在市(縣)工商行政主管部門登記注冊企業的產品標準在各市(縣)質量技術監督直屬局備案。
http://m.yixinglamp.com